俞敏洪:做上得天道、中得正道、下得人道的事
俞敏洪
9月21日,俞敏洪老师前往辛庄课堂所在地陕西省吴堡县辛庄村,以《做长青事业的心态》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今天,我们将俞老师的演讲分享给大家。
一、我和张维迎老师
特别开心,刚才有网友说:「三个北大混混今天要给我们讲课。」三个老混混,我觉得年纪大了变成个混混其实也挺好的,放下一切,自由自在,对吧。
感谢维迎帮我翻越了千山万水到这来,其实我更加想来看看的是张维迎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在自己的家乡,这么一个离开最近的城市也有2小时的距离,还要穿越各种黄土高坡和黄土山沟,最后来到辛庄这么一个地方。我也想看看辛庄这么一个小村庄,是怎么能够培养出来张维迎老师这样的一个大经济学家的。
我相信在座的绝大部分人,一定也是跟我一样从外地赶过来的。赶过来非常辛苦,有的城市可能连直飞榆林机场的飞机都没有。我是今天飞到的吕梁,再从吕梁坐车一路渡过黄河,七拐八拐最后拐到了这。
这个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大家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绝对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经过了十几年的这种努力,终于跑到了印度,当时叫天竺,取回了真经,并且在长安进行了真经的翻译。
我们今天背的好多的经文在佛教中间的,都是玄奘翻译的,好像其中《心经》应该就是玄奘翻译的。《心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一个是玄奘翻译的。今天我们背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就是玄奘翻译的。
所以,这个实际上有一个象征,张维迎老师当然是希望把他脑子中的智慧传递给大家,让大家穿山越岭走过来,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你不认真听、不认真领悟,好像觉得挺不划算的。
当然,张维迎老师是把各种智慧的大脑给请过来。今天上午是刘科院士在这给大家做了一场有关新能源的演讲,今天下午高福院士做了一场分享。晚上他知道大家已经困了,所以听课也不那么专心了,所以让我来滥竽充数来跟大家聊一聊。我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跟大家聊一聊我个人的一些感悟,在后面1小时我们就是由黄怒波和张维迎两位老师跟我在一起对谈一下。
今天,我的讲课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人成长的感受,另外一个就是我做新东方和做企业的一些感受。
第一个,其实不少人都知道我了,我在中国业务做得不是那么大,但是叫做「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就是业务并不是那么大,而且还常常起起伏伏、翻来覆去,有的时候办事不活跃。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名声还算比较大,各种正面名声、负面名声。每次我做直播的时候,有一半人都在说俞老师不错,有另外一半人都在说这个老头滚蛋,所以我特别习惯这种网络环境了。但是,我还是我,在这开心地跟大家进行交流。
我的生活跟张维迎老师一样,其实不那么复杂。张维迎老师也从辛庄,到了18岁以后高中毕业,工作了2年,好像还到县政府去工作2年,然后第一年高考的时候就考上了西北大学。大家都非常熟悉冯仑老师,张维迎跟冯仑老师是同班同学。冯仑老师后来还读到了好像是社会学还是经济学的博士,所以都是特别好学的人。
张维迎老师在西北大学读了本科,读了本科以后到北京某个政府部门去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去了北大,到了北大以后又跑到牛津大学读了博士,最后又坚定不移地回到了北大,在北大的国发院一直到今天。我今天上午直播的时候也说了,国发院有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因为国发院有一个氛围,允许相互之间和而不同,互相争论,甚至即使经济学观点相反,也可以在同一个屋子下面吃饭。比如说林毅夫老师、周其仁老师,还有离开了北大国发院的薛兆丰老师等等,还有另外一个还在新东方当独立董事的杨壮老师,还有张维迎老师等等。
所以,我挺喜欢国发院氛围的,国发院的这些教授们绝大部分跟我可以说也都是相熟相知。其中跟我关系比较好的一位是张维迎老师,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每次我跟他讲话我有一点自信,就是我的普通话比他好一点。尽管我的普通话跟其他老师比,其实大家一听就能听出来是南方口音,但是比张维迎老师好一点,这就是我比他唯一好一点的地方,剩下的我就全部不如张维迎老师了。张维迎老师跟我一样,只不过他后来当老师一直当下去了。
二、我的人生阶段
我的经历很简单,也是18年在农村,最后参加了高考。其实我16岁参加高考,1978年参加高考,但是因为当时在农村,教学条件、学习条件也不好,最后考英语专业。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喜欢了英语,主要还是因为我高中的英语老师教英语教的比较好,但是实际上对我来说,我的英语水平是一塌糊涂的,所以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
当时我的最高目标就是一个地区师范学院,一个大专学校,但是因为连续两年没考上,没想到第三年分数就突然蹿上去了,也是完全稀里糊涂的,这个可能是叫做积少成多、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概这个感觉。结果到第三年,成绩就到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结果稀里糊涂就去了北大,在某种意义上。
所以,18年的农村生活,实际上中间有3年是在高考,一边高考,一边干活。除了第18年的1年,我跟我母亲说,我说:「我坚决不干农活了,坚决不干,一天24小时必须让我学习。」原来前面2年高考的时候是一边学习一边干活,我高中毕业的第二年,还变成了我们公社的优秀手扶拖拉机手。所以,后来没想到全力以赴、专心致志,还真的取得了一个好的成绩。
后来,到了北大以后,我在北大待了11年,5年本科6年当老师,我其实本科只有4年,但是在大三的时候,因为可能是学习比较辛苦,我的心情比较的郁闷,就得了肺结核。得了肺结核以后,到医院里就住了一年,当时在北京西郊有个叫温泉的地方,有结核病疗养院。那一年其实对我的人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为那一年尽管我在医院很孤单,但是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读了大概200-300本书。因为没事干,不用考试,所以就读书。读书有的时候读中文,有的时候读英文。读英文的时候我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生词太多,读英文原著的时候生词太多。大家都知道在原来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你遇到一个生词用大字典去翻,翻到生词再理解它,再回过来再读那本书,5分钟过去了。后来我觉得太不划算了,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就干脆把我能收集到的教科书中间,还有字典中间,我认为常用的、应该背的生词全部抄下来,每天100个生词,每天100个生词背。结果在医院里待了一年时间,居然背了至少15000个的单词。结果等到我一年出来以后,我就变成了应该是我们班词汇量至少是比较大,甚至有可能最大的学生之一。
这个给我后来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我读任何外文著作的时候,基本上手边不用再放字典,读过去就比较顺畅了,这也实际导致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读英文原著比较多,所以有的时候坏事会变成好事。
后来我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定的信念,任何坏事来的时候一定是上帝给你送来意外的礼物,而这个信念在我的人生中屡屡得到证明。
第一是高考,两年都没考上,第三年考上北大;第二就是生病,结果病到最后,一年下来很落后,因为自己同学的班回不去了,但给我带来两个好处就是一个读书,追上了我的同学,第二个我的英文单词一下子增长了很多,因为你可以一心一意的干这件事。第三件病了的好事,就是我从医院出来以后,再也不跟同学比成绩了。我在北大大一、大二的时候天天跟同学比成绩,因为我们农村出来的还是内心有一种深刻的自卑。你又不会文艺,又不会体育,长相又土,身上穿的又破,家里又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你唯一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必须把成绩学好。
当我变成全班第一、第二名以后,你们看不起我和看得起我,老子就是第一、第二名,当时我大一、大二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没想到一个是北大的同学太聪明了,第二个就是我学习方法可能不对,反正是怎么弄,大一、大二都没有成绩变得特明显的进步。
当然,现在你要看我的大学成绩单依然能看到,我大一、大二的平均分在80-90分之间,那在北大算是比较高的分数。到了大三、大四平均分数是60-70分之间,你看到了一个落差。这个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联系到国外去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大学不给我奖学金。因为北大的毕业生身份到美国去读书,如果要拿奖学金其实是不难的,而且我的托福分数和GRE分数都考的其实很不错。为什么呢?他们的一个标准就是你怎么会大一成绩最好,大四成绩最差,说明你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来越不行,说明你研究能力越来越差,他是这么评价的。所以,我们在座的大学生如果有听我演讲的话,如果你未来大学毕业以后要到国外去读书,一定要记住了,你的成绩必须是爬坡的。
比如说大一平均分是70分,大二平均分数是80分,大三平均分数是85分,大四平均分数到了90分,那国外大学会非常快地录取你,因为觉得你不断在进步,我估计刘科老师就是这么出国的。我是倒过来的,为什么?我大一、大二特别拼命,到了大三、大四我觉得学习不重要了,学课外的知识变重要了,所以大三、大四我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就是60分万岁,结果就直接导致了我后来人生的改变,当然这个改变后来事实证明也不坏。
所以,我用第二个事来证明人生有的时候有点不顺,你如果想通了,其实不需要那么纠结,也不需要那么难受。因为这个不顺是眼前,放到未来更长的时空中间,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是根据你自己的努力和心态可以调整过来的。
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三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是北大给了我一个一级行政处分。在1990年的时候,因为我到外面去兼课得罪了北大的几个领导,几个领导就给了我一级行政处分。这个处分在当时的北大是一个挺严重的东西。维迎在北大待过,怒波待过,在北大待过的都知道。把我的处分通告放在闭路电视放了一个月,在北大三角地一个玻璃橱窗里放了一个多月,直接导致北大人人都知道有一个叫俞敏洪的老师被处分了,那是我第一次出名。
它带来的坏处是什么呢?你在北大的机会就没有了,比如说你要到国外去进修,受处分的往后靠,当时还分房子,国家是分房子的,分房子被处分的往后靠,晋级被处分的往后靠,直接导致最后我觉得我在北大待着肯定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然后,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希望能出国,但是后来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具体原因之一,美国不少大学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但就是没有大学给我奖学金,这样根本就没钱去读书,像张维迎老师到牛津去读博士一定是全额奖学金的,否则的话自己不可能有钱去读书。那个年代大家口袋都还空空如也,直接导致我想的是我在北大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20块钱,我怎么可能到国外去读书,自己怎么可能付得起这个钱,所以我就决定到外面去兼课。
其实我被处分也是因为到外面去兼课,只不过处分以后我就加大了兼课的力度,就是一天到晚在外面教书,想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攒够到国外去留学的钱。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兼课,我产生了做新东方的想法。当然,刚开始没有新东方这个名字,但是我想既然我为别人教课,就拿那一点上课费,为什么我不自己办班?我自己办班一个班的钱就都是我的了,这样我离出国的机会就更近了。后来我就开始办班,办到最后就发现办班这件事挺好,当然刚开始觉得赚钱。你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几乎没有什么钱的身份,突然最后觉得能每天都有钱在收入,开心得很,我就把自己出国的时间往后拖,一拖再拖,一年以后,我就觉得不出国了。因为这件事情好像不仅仅是赚钱,好像还可以当做是一件事情来做。
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出国是为了干什么?出国为了拿学位。拿了学位干什么?为了一份稳定工作。稳定工作为了干什么?为了挣更多的钱。我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挣钱吗?那就继续先做下去,做到哪天不能做了再说,结果一做就做到了今天。
如果北大不给我这个处分的话,我会在北大一直当老师,那么我到最后肯定会像刘科一样,像张维迎老师一样到国外去读书。即使学习能力再差,也一定能够读个博士。如果读博士,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到现在为止也是一个老师,当然当老师不错。比如张维迎老师当老师当到今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创新思想和市场经济的支持。
回过来说,到现在为止30多年,我做新东方所遇到的一切,我依然有一种人生波澜壮阔的感觉,依然觉得,尽管受尽了痛苦,受尽了苦难,但感觉还是不错的。
所以,你看我这三次人生中遇到的比较大困难的这种经历。如果说个第四次,就是被人抢劫差点被弄死,后来在医院里抢救了7个小时活过来,具体过程我就不讲了。这个给我带来的改变就是人生突然变得特别潇洒,我发现其实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你根本就不知道。
从此我人生态度发生了某种改变。一方面,我会继续努力;另外一方面,我就再也不装逼了,尽可能潇洒地过自己的日子,只要你不做坏事就行。
坏事有的时候它也能变成好事,最近一次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我们新东方在教培领域一直做得还算不错的,突然国家政策的改变,让教培领域出了很多问题,新东方也是天翻地覆,这对我做的事情算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间,新东方的管理者坐在一起开会说:「现在这种事情不让做了,我们要做什么?」我只跟他们说了一句话,我说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定有还能做的事情,但是一定不是在教育领域。大家就说:「不在教育领域做,俞老师你回头看看,我们这些人从大学毕业就跟着你,这十几年一直在做教育,你让我们做什么?」
过了两个礼拜,我告诉他们我们去卖农产品。他们说:「俞老师你开什么玩笑,卖农产品。」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看到了,东方甄选出来了。当然幸亏出了个董宇辉,如果没有董宇辉,今天我们肯定还在卖农产品,但是一定不会卖得这么好。所以到今天,我对宇辉也是心存感激,宇辉跟我个人的沟通和感情也非常好。人要心存感激之心,这个是肯定的。
最近大家可能又听说了新东方要做文旅,主要是我61岁了,我在想如果61岁退休了希望干什么,我想走遍全世界,走遍全中国好玩的地方。
人生快要过去了,看看美丽的风景,吃美好的食物,品味人间美味,而且还带着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因为你再也不用参与了,在某种意义上,年纪大了。我就想,如果我能把这种感觉带给中国更多的老年人该多好,所以我就决定新东方做文旅,这个好像国家也是100%支持的。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从创建以来,新东方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是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是老百姓需要的,并且国家会支持的。否则的话有的时候你做了半天,半生投入,最后一无所有,这个感觉其实不是很好的。
你看我讲了4-5个事例,有点偏离主题了。但是,我再次跟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们在线的朋友们说一下,人生中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不要太害怕,因为可能这是因为老天想给你另外一个机会。当然有的时候这个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给的,也有的时候人生会遇到不可逆转的不幸。
比如说像京东的副总裁蔡磊写了一本书《相信》,他得了渐冻症。渐冻症到现在为止没有医学手段可以治愈,但蔡磊的精神让我特别感动,每次我要见他都感动得流泪。他这四五年越来越不能动,依然还在坚持卖货,把他卖货得到的钱用来支持对渐冻症的医疗研究。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和事都会让你很感动,当然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身体健康,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在困难中间再次崛起。
三、我的人生态度
我讲一下我自己基本的人生态度,就到今天为止,这些东西也是我坚持的。
第一个,我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所以几乎从来没有懒惰过,真的,我身上没有懒惰基因,每天从来没有睡懒觉的时候,每天自己定的任务基本上都能完成。
第二,我还算是一个挺爱学习的人。所以听很多的课,也读很多的书,也向我的朋友们推荐很多的书。到现在为止,我的工作还算比较繁忙的,但是我一年大概还能阅读100-200本书,翻阅的书就比较多了,比如说张维迎老师的书我几乎全部翻阅过。
第三,我也喜欢交朋友。大家刚才看到,张维迎老师、黄怒波老师这些有智慧、有才华的人,都是真性情、真脾气的人,我身边还是不少的。通过交友,这样的话自己用一个诚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周围的朋友,尽管也被人骗过,但是在身边聚集更多的是真朋友,互相之间帮助、互相之间鼓励、互相之间爱护。
第四,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自在生活的人。我刚才说过了,自从我遇到了一些事情以后,我变得相对来说比原来要豁达很多,所以我不跟任何人去攀比,也不跟任何人去计较。像张维迎老师如果昨天骂我了,今天我照样会来做演讲。我觉得就是你骂我、损我,那又如何,我就是我,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正常的感觉,对于周围发生的这种各种事情,不要太在意。同时,生活尽可能保持舒适情况下的淡然生活状态,我说淡然生活不是吃苦生活,也不是「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不是那种状态。我不主张大家过苦日子,但是我也不主张过无谓的,那种过分损耗资源、过分奢侈的日子。
第五,我喜欢走。这就是为什么网友说俞老师都迷上了文旅直播了,其实坦率地说,文旅直播只是附带的。我是这么想的,今天我到吴堡来、到陕北来,我完全可以自己到石头城去看一看、自己去柳青文化园逛一逛,其实我会更加的轻松。为什么要同时直播?我想花的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也看一看,又没有什么坏处,所以我就同时直播。网友们有的也愿意看,愿意看的就看,不愿意看的就不看,人多人少都跟我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但是我这样让大家同时看一看以后,它就出现了第二个词就是「有意义」。你把有意思和有意义就结合起来了。
为什么东方甄选要做看世界,我要带着团队去山西、新疆、甘肃,大家一起去看,其实就是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基本就是这种概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我自己只要有机会就会走向天地间,户内户外不管什么好奇的东西,我都喜欢去看。
大家都知道,在那篇短文叫《Youth》,就是《青春》那篇短文中间有一句话叫做「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这句话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水平都很好,都能够听懂。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间我们都会向往,充满那种渴望地去探索未知,都有着像孩子一般的不可抑制的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这种胃口,这种其实还是一种渴望,都有着在生存生活游戏中间所享受的快乐。这可以说也表达了我的心声,它刚好前面就说「Whether 60 or 16」。我从16岁开始考大学,一直到今天刚好是60岁,其实我今年已经是61岁。但是我一直保留了后面的三个特点,就是「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这在我身上一直是充分地保存在我的心中。
人的一生见识比知识重要,智慧比聪明重要,胸怀比财富重要,思考比执行要重要。
四、不要被负面因素所控制
我不希望被负面因素所控制,人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比如我有时候跟人直播,对谈嘉宾他也能看到屏幕上的评论不断出来,会有网友骂嘉宾,我立刻就会发现嘉宾的情绪不对了。我赶快说:「这些网友评论,这个语言过去,跟你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有时候的评论甚至跟他们内心到底怎么想的都没关系,你那么在意干什么。」
一定不要被负面情绪所影响。首先你要有调整自己的能力,要有控制能力,要有不理睬外面负面情绪能力。人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脆弱性的动物,你听到别人的赞扬会特别开心,听到别人的贬低,你往往会一直记在心里,而且再也抹不去,这是很奇怪的,人是自尊心非常强的一种动物。
我常常告诫自己,当然不是我做到了,而是我自己希望做到并且告诫自己要尽量地做到的——
不要因为友情背叛对朋友失去信心。我真的被友情背叛过太多次了,最亲密的战友也背叛过我,当然,张维迎老师到现在为止还没背叛过我,但是就算他背叛我了,我依然会来讲课的,我就要示威给他看。
不要因为事业挫败对未来失去信心,我也遇到过好多次事业的挫败。
不要因为错误决策对自身失去信心。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我们每天其实都在做出无数的选择,包括吃饭都是你吃哪个菜是选择,今天你说哪句话是选择,今天你到什么地方去是选择,选择总会有对总会有错,不要犯致命的错误就可以了,我们的决策错误是实时发生的,但是So what?你作为企业家难道不犯决策错误吗?你总要犯决策错误,但是这个错误最好不要致命,能够挽救过来,但是你不要因为犯决策错误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以后不做任何决策了,你变成了一个犹豫不决的人,那就是最大的错误。不要因为环境恶劣对发展失去信心。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企业的环境、外部竞争、内部竞争、政治形势、国际形势,它会出现问题。现在咱们中国面对的外部环境也非常的复杂对不对,难道我们中国就不发展了吗?当然不能失去信心。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家,你们都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只要你还活着,就应该努力去发展。山穷水尽了,我们就想办法让自己变成柳暗花明,只有这个办法。
不要因为人性难料对善良就失去信心。坦率的说我一直认为人性就是个中性词,孟子一直主张人性善,就是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我不认为是这样,因为我发现有的人确实能够置人于死地,而没有任何一点怜悯之心,确实会有这样的人。但是,我们相信我们自己,一定要记住了,我们本人的人性一定要尽可能的向善,并且你要相信当你用善的方式去对待你周围的其他人的时候,你要相信只要是个人,绝大部分人都会对你也善。当然,每个人的这种态度不一样,每个人对利益的诉求不一样,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你不要因为被别人骗了几次或者被别人伤害了几次,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你的敌人。我发现我周围常常会出现两种人,一种人他就觉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另外一种人全世界都是他的朋友。实际上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你要有能力分辨哪些人能变成你真正的朋友,哪些人如果你觉得不存心善之心,尽可能离他远一点而已,是这样的,但是不能失去信心。所以,我一直对善良这件事情就是善善相报、福去福还,我觉得这是大家很正常的一个心态。
不要因为人生无常对美好失去信心,人生是无常的,偶然或者明天到底哪个先来你不知道,但是人生依然是美好的。来人间走一场,你此生万年只有一次的机会。我是不相信有前世的,我也不相信有来世。当然这个不影响你相信不相信,如果你相信,it’s fine,因为你如果相信给你带来一种内心安定,让你感觉到很美好,那挺好。但是我不相信,所以我必须珍惜今生今世,因为我知道当我变成原子、粒子消散以后,尽管这些原子、粒子可能还存在,物质不灭,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了。我们是经过了千万亿年的修炼,如果有修炼的话,才一团精气凝聚成了我们今天有灵魂的这样的一团肉体。既然老天给了我们这个机会,那我为什么不好好的在这个世界上让自己变得美好,也通过我们的努力享受美好,并且如果你还有能力让这个世界也因为你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我个人的人生态度,我一直寻求美好,我也希望把美好带给别人。
五、我秉持的原则
我也秉持着一些做生意和做事情的原则。
第一个,在自我修炼方面要尽可能做到正心诚意,无愧于心。内心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也不要留下太多的愧疚。努力精进,尽量做到心地光明,我不认为我现在做到了心地光明,我也不认为我现在做到了无愧于心,这是我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心地光明心无芥蒂,让内心尽可能不要承受太多的黑暗,也不要存留太多阴暗的东西。
第二,在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我秉持的原则是宁可被人负,我尽量不负别人。在咱们中国有句话叫「吃亏是福」,既然吃亏是福的话,稍微吃点亏,只要不要你的命那就算了。
第三,凡是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对社会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做的除了有意思还要有意义。
第四,财富、名声和地位都是好东西,如果能拿到再好不过,但是一定要以正当的,光明正大的方式来取得。我觉得只有你用正当的、光明正大的方式取得财富、名声和地位,既让你内心感到安宁,也毫无疑问地让你能够持有得更加长久,不义之财一定不可长久。所以,我们孔子先生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是我们先贤给我们的教诲。一个人做到最高境界就是《五柳先生传》里面,陶渊明写的,叫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贫贱和富贵都能够坦然处之,把自己人生过好。
第五,即使有了经济地位,也尽量保持心境恬淡、生活平淡,不要炫耀,也不要嚣张,更加不要傲慢。
第六,遇到人生困难和事业困境,风物长宜放眼量,把时间和耐心用上,再加上一点点积极的心态,就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因为很多问题产生的时候,你当天是处理不了的,坦率地讲,世界上有一半问题不需要你处理,时间就帮你处理了。比如说很多人失恋了,痛不欲生,再过一年想想当时的痛不欲生,觉得很好笑,这就是时间疗愈了你内心的沧桑。把更多的重要问题交给时间,凡是要你作出处理的事情,必须当下处理的,宁可自己吃亏,也让这件事情能够处理得更好。任何东西即使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也可能尽量的用积极心态去面对。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积极者能够勇往直前,而消极者必然是急流勇退,这是我的一些秉持的个人原则。
六、我的价值体系
我有一些价值体系,说来说去都差不多,我再次强调我讲的所有这些东西不是我已经做到了,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些东西都做到就是圣人了,而是说I hope so,我希望,是自己奋斗的方向。
第一个是我和别人打交道的思想态度,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自由。大家都知道在过去很多年以前,咱们中国的那种什么公务车、警车红绿灯可以随便乱闯,普通老百姓的红绿灯不能乱闯,就是说他的权力比我大,他可以侵犯我的自由。但现在你要看,如果不是执行公务的话,即使公务车,也是老老实实的红灯来了就停在那,这就是互相坚守边界,这个社会才会互相让出地盘,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中国有的人对自由的解释就是「老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想把我干了,我还想把你干掉。一定要有边界,就是一个有边界的、法治的、互相让出空间的社会,这才对。
同时,充分表达尊重的平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常常在新东方开会说,我说新东方有岗位上的上下级关系,在工作上面确实上级的命令你不能不做。但是,在人格方面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上级以侮辱人格的方式来给你下命令,来给你要求工作的话,你可以告诉我,我会把这个人给开了。因为我说不尊重人格平等的人,在新东方是不应该待下去的。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岗位高低是一回事,但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之间平等、尊重是另外一回事。比如说我的学问比张维迎老师差远了,但是张维迎老师他作为一个人,他必须对我这个人表示尊重才对。他不能说我学问比你俞敏洪就是好,所以你就是堆狗屎,他不能这么说。他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他自己也是堆狗屎,真的。因为我在他眼中是狗屎,他只有是狗屎才会说我是狗屎,如果我在他眼中是个朋友,那他在我眼中也就是个朋友。我刚才不是说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对等的,所以允许不同思想的包容。
所以,在新东方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互相之间怎么吵架都没关系,因为表达不同的思想、表达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说俞敏洪下了命令,对也得做,不对也得做。每个人说出来的话自然要承担责任,但是他并不等于说你不能说话,你不能讨论。不讨论,哪会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出现。
最后,尽量做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句话我是从我的好朋友,也是我最尊敬的大哥梁晓声老师那里借来的。梁老师四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一个人最好要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觉得能做到这点就是圣人。我觉得梁老师就是做到了这点的,所以在我心目中他是半个圣人,这是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风度长者、翩翩君子。
处事原则,我刚才其实也提到随遇而安,就无所谓。今天张维迎老师让我住窑洞,我很开心;让我住猪圈,我可能也会睡得着,这个没关系,随遇而安。
好学精进,就尽可能多学习、多理解、多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披怀虚己,就是尽可能让自己胸怀扩大,容纳不同的人,容纳不同的思想,容纳不同的观点。
助人为乐,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所以是一体化的。所以我专门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然颜回非常的闲,我们不一定说非要过得这么贫困,能过得更加舒适,能干得更加有钱,Why not?为什么不?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人生态度,这个人生态度就是说一切都是好事。
最后几句话,就是确保人生底线,别做坏事,别做不可挽回的事情,确保人生底线,确定人生方向,这一辈子以积极的态度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接受变化无常,无所谓,一切坦然,暴风雨来,雨后会有彩虹,乌云遮天、乌云散去会有太阳,冬天来临树叶飘零,到春天百花齐放,你要学会这种态度。
勇于变中求胜,不要死磕,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好多东西可以变中求胜的。比如说如果2021年以后,新东方就坚持只做教育,新东方真的有人说过「我们就踩红线,偷偷地踩。」我说绝对不允许,肯定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这就是变中求胜。
七、我未来做什么
我未来要做什么?
第一是我尽可能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第二尽可能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第三依然要坚持去做有意义并且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如果我预先感觉到我要到张维迎老师这个辛庄山沟里,我要是遇到是不快乐的事情的话,我是一定不会来的。我知道我来了一定会快乐,老朋友见面,又跟大家聊天,又能看到新的风景,站在黄土高坡上看看黄河奔流那种感觉。
遇到新老朋友,而且晚上等会直播结束了以后,黄怒波老师还说了要请我喝过期饮料,过期饮料就是酒的意思。所以你看,何等快乐,我未来做的事情其实也跟这个是相关的。
第一,传播知识。通过我自己阅读、推广、访谈、直播,这算是传播知识的一部分。
第二,行走天下。通过文字和视频等等介绍各种人文、风景、历史,让大家扩大知识、眼界,把脚步迈出去。因为我觉得人跟树不一样,树长在一个地方会变成参天大树;人在一个地方不动,会变成萎缩小人,他必须要走出去。所谓的树挪死,人挪活,就是一定要动。
第三,记录人生。刚才我说过了,我到现在为止还是笔耕不辍。尽管我的文笔不怎么样,但是记录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我毕竟并没有像黄怒波一样,要写出一本小说来,一定要让别人读,坦率的说,别人也不一定读。
第四,热心公益。我现在做了还是挺不少的公益活动,但是这种公益活动更多的是针对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小学、初中的那些孩子们,所以大家可能听说的不多。其实新东方包括我个人,每年在支持几十万孩子们的学习,所以这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
八、成长关乎什么
一个人是需要成长的。成长到底是什么?成长就是成长,大家都知道,成长跟变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变老是一个岁月的推移,让你慢慢的白发苍颜,就像张维迎老师的头上的白发一样。成长是不管什么岁月,即使你到了80岁、90岁,依然可以获取新的知识,依然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那叫做成长。
成长意味着人内心还保留着青春,所以刚才我背过的《Youth》的那篇小短文中间的第一段,叫做「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it is a state of mind;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vigor of the emotions;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 」
这段话的意思是,青春不是一段岁月,青春是一种心态,它不是粉红的脸庞,红色的嘴唇和柔软的膝盖,它是一种意志力,它是一种意志状态,它是一种有质量的想象,它是一种情感的这种活力,它也是在生命的泉水中间所涌现出来的丰富性。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依然是一个青年。因为他说的所有这些东西,我觉得在我身上依然还存在。I am still growing,我还在长。I’m growing old,but I’m still growing。
这就是我说的成长,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成长是一场对自己的革命,因为你要给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成长最重要的是维度的成长,因为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见识的成长,见识、胆识、眼光、胸怀、层次等等。成长也是我们对人、事、世界的重新认知的过程,那种坚守在牛角尖里的自己的观点,永远认为自己观点是对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成长的。成长是一个愿意吸纳各种不同的观点,以至于让自己的认知维度可以不断提升的人。
所以我说,成长是成熟不是圆滑,老练而不世故、进取而不鲁莽、果断而不愚蠢、平凡而不平庸、探索而不迷惑,孤独而不孤单、失败而不会气馁,我觉得这叫成长。成长永远带有一种活力,永远带有一种积极性。
其实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世故圆滑,当然鲁莽、愚蠢就不用说了,那肯定就是跟成长完全是反义词了。我们看到一个人有进取心,一个人做事情老练并且能够不断地寻找新的创新机会,那可能是一种成长的心态。
同时,成长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义的不停追求,一个老于世故而不再追求生命有否意义的人,或者觉得生命已经全无意义,以至于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我相信这不叫成长。从这个意义上再次强调,成长其实跟年龄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人必将要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他才会遇到困难勇往直前,他也才会在一朵普通的花中看出生命未来的色彩。
最后,当然一个人具体的如何成长就是要思考、要选择、要有目标、要行动、要争取、要挑战,每一个词我都能讲10分钟,但是今天时间关系我就不讲了。
九、成事的一些原则
做成事情也是有一些原则的,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企业家,企业家都是要做事情的。
做事情的原则,第一要问自己我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什么。我觉得如果说为了钱也没问题,但是为了钱是短暂的,就像我最初做新东方的时候就是为了钱。因为我没钱,我要出国留学,我要奖学金,他不给我,那我自己赚钱去,就是为了钱,所以我做新东方钱几乎是唯一目的。但是,现在你问我做新东方为了什么,肯定不再是为了钱了,或者说至少为钱已经退到了最不重要的位置。因为如果我要过一个自己的decent life,就是得体的生活钱已经够了,所以那肯定是为了某种别的,这个别的到底是什么?
坦率来说,其实有的时候我也想不清楚。是为了某种精神,为了某种什么东西,我想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一定是可能事业更加长久、希望基业长青的这样一个感觉是最重要的。
因为今天我最初给的题目是「如何做到事业基业长青」,后来想想这个题目太大了,我没有资格讲,因为说不定明天新东方就没了。但是,讲讲个人的感悟,新东方有没有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路走过来,这个路上你看到的风景,你的心智得到的成长可能比到达那个目的地要更加的重要,这是第一个。
所以,要钱没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要确定一生的事业的话,光是钱不行的,你说钱就算你有很多钱,买一个游艇、买两个游艇,买一个飞机、买两个飞机,造一个大楼、造两个大楼,在你的房间里放两张床,前半夜睡这张床,后半夜睡那张床,那有意义吗?没啥意义。
热爱能抵岁月漫长,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寻找自己一生所爱。
我一生真的是非常喜欢当老师,我现在真的寻找到了我的一生所爱。当老师,从北大开始学会当老师,喜欢当老师,一直到今天我其实还在讲台上。
我一生喜欢读书,真的,我现在特别开心,所有出版社都是免费把书寄给我的,因为他们希望我推荐。我家里的书成山一样的堆,当然大量的书来不及读,但是我看到书就喜欢,我看到书比我看到张维迎喜欢多了。
我喜欢旅游,现在居然开始做文旅直播,你想想每一件事情都在往自己的喜欢上做,所以在这种心境下面,我真的是有的时候想多活点,让生命的精彩更加延长一点。
实际上再想一想,就是因为我热爱,所以我存在。大家都知道,笛卡尔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因为你不思想你就是一堆物,你思想了你才是个人,所以「我思故我在」非常正确。但是我们可以用这句话套很多东西,我吃故我在也行,但是这个有点太物质了是不是。我爱故我在当然也可以,但是到底是你爱自己还是爱别人。所以我说,我热爱故我在,因为我的心能感受到我的热爱,我觉得这个再好不过了。
所以,我特别喜欢那种对自己的事业全情投入无比热爱的人,比如说张维迎老师,我为什么喜欢他?他对重建企业家精神,他对市场经济是如此的热爱,以至于头发花白、此心不改。比如说怒波兄我也很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呢?他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登珠峰登上去登了三次,而且对于做好事有着一种无穷无尽的热情。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课堂,如果没有黄怒波拿钱,在山沟里面怎么可能造出一个比我看过的大部分大学的商学院造的还要更加漂亮的这样的一个教室。
所以有热爱,生命就在。热爱能抵岁月漫长,人生苦短,做自己内心真心喜欢,并且你愿意为之奉献的事情。
不要把热爱放错地方,热爱打掼蛋当然很好,我也热爱打,但是天天打掼蛋就没什么意思了。热爱打游戏也挺好,我在北大的时候我曾经获得过打坦克游戏第一名,但是你把时间都放在那上面,挺不好。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点真心热爱的事情。我说过了有意思还要有意义,这是两个核心词,大家不要忘了。
对于大趋势和方向的判断一定不要错,错了一定不行。我们都知道雷军说过一句话,「遇到了风口连猪也能飞起来。」当然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错的,因为猪是被风吹起来的,摔下去一定会被摔死。我们无数的人号称迎接了风口,最后变得血本无归,这就是雷军所说的「猪」。但是如果你本身就是鲲鹏,「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那才叫真正的随风而起。随风而起是什么?随大势。因为风起来了,风把你吹到天上,你自己有翅膀,所以从此可以扶摇九万里,这才是对的。所以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叫做「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北海很远,这是《滕王阁序》里的一句话,但是你要借着扶摇而上的旋风才能飞到北海,这就是什么?这个旋风是什么?大趋势、大方向。
所以,当各种形势改变的时候,我对新东方的人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先讨论大势。」到现在来说,我们继续在教育领域中生根的时候,当然新东方还在做教育。我说「未来的大势,我们先想想清楚,我们再去决定。」所以这就是第三个做事原则。
第四个是方向不同,投入不同。如果你是做一点个人的事业,比如你就是个人写书,比如张维迎老师他投入的资源,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的投入就算是比较大的投入了。因为他要写书的话,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要靠自己的思想,把知识从虚拟变成文字,那靠别人是靠不了的。你让张维迎老师输入关键词,让亲爱的Chat GPT帮他写一段文章,写出来那就已经不是他了。也许文笔可能比张维迎老师写得更加优美,但是it’s not him,不是他,张维迎老师是一个热爱做自己思想主导者的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个人的事业。比如说我们今天下午介绍的那些作家,陈忠实老师、路遥老师、柳青老师,他们都是靠个人的一己之力,丰富了这个世界,那个非常好。
但是,我们在座的都是企业家,如果你是企业家的话,依靠个人,最多做个小卖部,你能做什么呢。所以,如果是做事业的话,那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投入只是最基本的单位。
常常有人问我说「俞老师,你怎么那么勤奋?」我说:「这就是最基本的单位。」我不勤奋,新东方的人看着老板天天偷懒,我们天天在上班,你天天在按摩,我们天天在努力,你天天在泡澡,我们凭什么给你干?
事业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参与才能发展,很多人他为什么要追随你?因为什么他在追随你?这个就不用我说了,当然他可能是因为共同的利益,他也可能是因为共同的事业目标,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因为互相之间共同的友情和互相之间对对方的敬重,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要放弃个人的执念,让市场说话,是做生意的重要保障。我们很多人都自说自话,觉得自己出了想到了一个主意,做出一个产品,觉得自己特别好。但是这个市场要你那个产品吗?有人说那是因为我没有销售渠道,所以卖不出去。有一句话叫做products speak for themselves,产品自己会说话的,翻译成中文就叫做「好酒不怕巷子深」。
当然现在我们也说好酒怕巷子深,比如说很多好产品原来它确实有的卖的销量比较小,经过东方甄选一卖以后销量就变得很大。但是,它首先本质上必须是好产品,如果不是好产品的话,怎么叫卖也只是一个量上的小小变化而已,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只有好产品才能够真正的带来重要的市场。张维迎老师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所以他最熟悉了。
团队合作,在企业团队合作我一直认为是一人主导下的民主集中制。我们企业的很多老板特别独断专行,因为我是老板,我让你干什么是干什么,我让你做猪,你做猪,我让你做马你做马,这样的老板我是特别不喜欢的。我是比较习惯于民主集中制的,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决策,最后在形成决策以后,大家再一起就是沿着那个方向共同去走,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每个人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理解了,所以参与的时候的阻力和障碍就会变得很小。
我也有在新东方我一人就想做,大家不同意的时候。比如说我做这个农产品销售,新东方大部分人不同意,最后说俞老师你是董事长,你愿意做的话,你必须要有一个止损条件,这个止损条件就是你做了以后会不会没有边界,把公司给带倒闭了。我说应该不会,我的要求允许1年亏1个亿,连续亏5年,如果5年以后我们没做出来,那可不可以?大家说新东方账上可能还有这个钱,可以去试,所以就去做。
并不是说我突然做个决策,说:「同志们,我们要卖农产品了。」完了所有人说:「好,俞老师我们开始卖农产品!」不存在这种氛围,吵架吵了至少2-3个礼拜,最后大家才给了我这个条件。当然东方小孙坚决的站在我一边,因为主要是他来做,所以最后就有了东方甄选。
十、企业的一些关键要素
企业也有一些关键因素。
第一是任何一个企业我认为要有使命和愿景,这是灵魂。我们人需要有头脑,企业需要有使命和愿景,这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灵魂必须从企业创始人的坚信成为每个人的信仰。你光说我一个人坚信,我觉得这是需要这样的,底下的人在看笑话说那是你的愿景,跟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大家怎么跟你一起走?就是要坚定不移,上下同心。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就是为解放劳苦大众,每一个人都相信,每一个人都用生命去参与。
前天我到安庆去,直播了我们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先生的纪念馆和他的陵墓,去祭拜了他的陵墓。他不光是自己参与了革命,最后他两个儿子都在大革命中间牺牲了,牺牲两个儿子,最后他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被开除出党了,依然一生坚持,特立独行,为社会的进步拼命地努力,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内心的坚定信念,怎么能把两个儿子也送上战场、送到前线,牺牲了也此心不改,所以我觉得这个特别的重要。
第二就是积极通透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文化基础主要也是来自于创始人团队的文化特征和价值体系。如果创始人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企业文化不独断专行是不可能的,上行下效。我到过那种独断专行的企业,所有的人在老板面前毕恭毕敬,一转头老板离开了,所有的人对下面独断专行,下面的人又对他毕恭毕敬,就这样一层层传递下去。
我不知道怒波的企业是不是这样的,怒波也不是这样的人。在新东方至少基本可以做到老板面前和老板背后基本一致,所以新东方不少人会在背后骂我,因为他们知道骂我是没有后果的,就像新东方所有的老师上课调侃我,有的时候还调侃得特别过分,有的甚至调侃我到了我觉得是侮辱我的地步,但是他们依然在说。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后果。所以,一个企业有通透的文化才能走长久,如果弄到最后底下的人根本就不敢给你提意见了,你还干什么。
我真看过这样的,老板走路穿着大衣,完了到沙发那儿要脱大衣的时候往后一扔,底下的人就接住。我也试过往后一扔,结果发现掉地上了,没有任何人来接。
明确的可执行的阶段性目标,是确保士气并持续发展的基础。做企业要有产业发展目标,但有的时候产业发展目标是模糊的,比如说我们曾提过做长远发展目标,希望新东方变成一个伟大的教育公司。太远了,你这辈子能不能做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伟大的人,你这辈子能做到吗?但是你今天想做什么,这个礼拜想做什么,这个月想做什么,在大方向不错的情况之下,你总能想清楚吧。
你说我要变成一个进步的人,结果今天打了4个小时的掼蛋,和朋友喝了3个小时的酒,完了最后回去睡觉了。那你跟你的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你至少稍微做一点点总目标,你想变成一个进步的人,那这个总目标是什么呢?读个50页张维迎老师写的书,当然大家要稍微小心一点,读张维迎老师的书,你本来是想进步的,可能读完了退步也是有可能的。读一点开卷有益,张维迎老师的书值得大家读,你一天读50页书,50页书一个小时就读完了吗?进步了,ok.
所以,人生大目标、企业大目标一定要分解成可执行的阶段性目标。所以,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明天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么,哪些事情其实不应该做,常常会有后悔。
比如我给自己下了好多决心,不管多好的朋友、多热情的场面,我坚决喝酒控制在二两之内。通常场合我现在能控制,但是遇到特别好的朋友,比如说张维迎跟我喝酒,说不定就四两了,极有可能还到八两,回去之后就后悔得不得了。怎么搞的?自己说话不算数,你还是个人吗?完了第二天继续喝。对,我就不是个人,怎么着。
当然这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通常我晚上会回顾自己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保持。再想一想,如果有精力想的话,明天我最重要的那几件事情到底应该干什么。如果说当天晚上实在太累了,没有脑子想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一想今天要干什么。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浪费时间的人,因为尤其现在年纪大了,更加不愿意浪费时间,所以我会不断的重复利用。
比如说我散步的时候一定会在听书或者是在背东西,年纪大了想使自己的头脑记忆力变得更加的好一点,所以我现在居然重启了只有在儿童的时期才受过的苦,就是开始背东西。一篇一篇的背,背很多。到现在为止,我能背出来的古文应该已经有2-3万字了,睡觉前背着背着就睡着了,醒来以后先背个1-2段诗歌再起来洗脸。散步的时候背或者听书,这个东西就让你感觉到。自己找乐趣,每天要进步的话,每天弄点进步的目标不挺好吗?人生也会有很多乐趣,是不是?
对于团队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是业务扩展和转型的关键。就说因为你不是凭空而来的,你一个人成功你要找你的核心竞争力的。每个人都有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有核心竞争力,所以当新东方做东方甄选卖农产品,到现在我们做文旅,有朋友说:「你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你怎么敢去跨?」
我们做文旅现在也挺有意思,我们现在已经有上万个60岁以上的人跟着我们旅游了,我们才做了两个月,很有意思。我说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叫做有知识的表达能力。新东方的老师,有知识的表达能力,光会表达、光会能说会道、光会巧言令色,那是不对的。但是,有知识的表达,说出来让大家感兴趣,这就是核心能力。所以我就敢跨界,因为我知道核心能力就在这。你离开了核心能力跨界,那是肯定不行的。现在你让我新东方、让俞敏洪去教唱歌,那我估计最后就彻底破产了;让我去跳舞蹈,我估计明天就破产了,因为那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尽量不要让企业陷入不可挽回之困局,咱们企业有一句话叫做现金为王,这句话在形势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忘记。
很多人拿到了资本的投资,拼命花钱。前几年资本投资热的时候,我给一个创业企业投了资,过2个礼拜我去一看,那个创始人把自己10平米的办公室换成了50平米的办公室,我当场就跟他说:「把钱还给我,对不起。」他说:「我们现在有钱了,我们要努力企业努力发展,我这样跟外面谈判,一个气派的办公室,这样的话很多人就愿意跟我们合作。」我说:「放屁,把钱还给我。」大家看一下马斯克到现在还睡在睡袋里,到现在还睡在办公室里。凭什么?我做了30年,我才只有一个20平米的办公室,我给你投点资,你就把办公室换成50平米了。到最后果不其然,凡是这种很乱花钱的创业企业99%全倒闭了。为什么?不懂得尊重财富来之不易,不懂得创业之艰辛,不懂得未来道路之漫长的公司,一定只能短命。
所以大家问新东方怎么活下来的?回答很简单,我在新东方不浪费任何一分钱。账上的钱,融资的钱,投资者给我们的钱我都存在账上。事情来临的时候需要大笔的钱,新东方为了解决问题花的可不是1亿、2亿,但是最终完满解决,重新开启新的事业。为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这么简单。
十一、我心中的企业家精神
再下面,张维迎老师是讲企业家精神的,所以在班门弄斧,在张维迎老师前面说一说我对企业家精神的四点看法。
第一点,企业家必须和时代合拍,理解时代、运用时代,甚至还要超越时代,走在时代前面,而不是违背时代和时代作斗争。
第二点,企业家不仅仅是生意人,不是什么挣钱干什么,什么挣钱干什么的就是商人,甚至是小商人才这么干,而是需要拥有核心价值观,除了企业发展,同时还要推动社会发展。我觉得企业家就是一手推动企业自己发展,但是如果你企业的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代价,肯定不是企业家,那叫坏人。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家和企业本身还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或者至少为社会带来了一点意义,我觉得这才能够够得上企业家的标准。
第三,企业家必须是不畏艰难和失败的人,必须是能够从困境中找到机会的人,他也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不墨守成规,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新征程。所以张维迎说:「老俞你也是个企业家。」原来他说我不太承认,因为我觉得我就是个有着痞子气的书生。但是,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觉得好像有点符合张维迎老师说的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张维迎老师说的一个标准,企业家就要不畏艰难,而且还要从困难中找机会,而且还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凤凰涅槃,能够浴火重生。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好像现在有一点点符合。
第四,就是企业家需要有团队领导力,任何一个个人英雄主义都不是企业家。所以,从古代历史上来看的话,刘邦反而是有企业家精神的,而项羽只是个人英雄主义,任何个人英雄主义的都当不了企业家。为什么?因为项羽反复强调的就是「你看我怎么样?」到最后被汉军包围了,乌江自刎以前,他还一个人冲锋陷阵杀掉了100个汉军,结果还回过来问助手说:「你看我还挺厉害的吧。」大家都知道那不叫企业家,尽管最后在大家心目中项羽也是个英雄,但是他毕竟最后失去了所有。刘邦尽管带有点流氓气,但是他确有企业家气,能够团结人、能够用人、能够看到每一个人的特长。所以,最后有人问他说:「你跟项羽比怎么样?」他就说:「你看我这个也不如项羽,那个也不如项羽,但是我有一点比项羽好,就是你看我能用人。你看我能用张良,我能用萧何,项羽最后有一个范增都不知道怎么用,还把范增给气死了,所以这就是你们跟我一起最后打下了汉朝这个天下。」这句话实际上总结了企业家的典型能力,团队领导力、组织文化力,这两个力我觉得非常重要,能够形成同舟共济、共同奋斗的更好氛围。
十二、新东方转型的几点思考
这次新东方转型大家都知道转得比较厉害,所以几点思考跟大家也稍微分享一下。
第一,大势不可违,你只能顺势而为寻找机会,我刚才说了大趋势。
第二,要表达一种态度,这个态度一定要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你不能把相关方面当做敌人,你必须积极配合。
第三,无论何种情况要保存实力,因为保证实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源。
第四,如果篮子不结实的话,就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所以我就要走进别的领域中间去。
第五,面对波折沉浮要用平常心对待,要不怨不怼,波折很正常,人生波折很正常,有什么好怼好怨。那种天天怨天尤人的人,我觉得一定是不可能有重大事业的人。
第六,天地为生万物,万物不灭则机会永存。生生不息,你怕什么呢?地球还在转,宇宙还存在,只要你留下此生命,也许未来必然会再次辉煌灿烂。
第七,要做上得天道、中得正道、下得人道的事情。这是做人事,不要做鬼事,要做不让人能挑出来你的问题的人,所以那些什么官商勾结什么的、背后交易要尽可能的少去做。所以我说持正念、做正事、得正道、成正果,这是我在新东方给大家提出的「四正」。
第八,大方向不能错,但过程可以不断试错。刚才说了就是说在沿着大方向走试错没关系,就像我们卖农产品,这个农产品卖不出去卖那个,但是卖农产品这条道路不能变。
第九,以身作则,亲临一线很重要。常常有人说:「俞老师你怎么亲自上课?你怎么亲自去卖农产品?现在又开始亲自做文旅直播?」为什么?亲临一线很重要,因为你是总的领导人,你在前线打拼后面的人才敢往上冲,非常正常,非常简单。
第十,做事情要急事慢做,静水深流。这两个成语我要讲又能讲一堆,就是每个人都觉得我要赶紧成功,人生要赶紧成功。当然了,谁不想快速成功,但是成功有的时候是一辈子的事情,事业可能是几十年的事情,那么着急干什么呢?
最后结束语,尽可能做一个不装不端,不怨不怼的人;做事情要尽可能不破不立,不屈不挠;做人要尽可能真实诚恳,心存光明。前面是人生态度,中间是事业态度,后面是做人的态度。
当然我也没有做到,再次强调,我只是每天都在对自己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这个就像我还是从前的一个少年,这是一首歌,大家都唱过,这个就放在这儿了。
刚才不是讲我背东西吗,最后给大家背一段食指的《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予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好的,背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