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利空出尽,马云又可以得瑟了

昨天下午,港股开盘后,阿里巴巴在没有传出任何重大利好消息的情况下,突然调涨超5%。

过去几个月,无论是马云回国还是阿里高层换帅,都没引起资本市场的这样一番跳涨。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收到阿里即将有利好消息宣布的内幕消息后,提前入场了。

晚间,焦急的人们等来的不是什么理论上的好消息,而是金融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的罚款,金额高达71.23亿元。两年后,再次对平台经济龙头开出如此巨额罚单,这不是毁天灭地的利空消息吗?怎么还能引发港股5%的跳涨呢?

让很多人瞪大眼睛的是,金融监管部门在晚上八点宣布对蚂蚁集团的处罚,而美国股市与国内有近12小时的时差,所以美股阿里巴巴在今晚宣布71.23亿处罚后立即开盘。

如果说港股涨5%是因为还没收到金融监管层的罚单,那么美股在巨额罚单公布后开盘肯定要先下跌一点吧?结果美股阿里巴巴更疯狂,居然涨了8%,可见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受到大额处罚后的阿里更加看好。

很多人无法理解港股和美股的反应竟然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但对于港股投资者来说,这次对蚂蚁集团的处罚其实是利好消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国家金融部门的处罚公告写得很清楚,这次处罚是对蚂蚁集团过去几年违法行为的综合处罚,是对过去两年严查监管的总结和对整改结果的确认,蚂蚁集团可以重新开始了。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以及港股和美股投资者来说,自从2020年11月开始,像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阿里巴巴头上的风险终于没有落下,最终的整改也完成了,这才是阿里巴巴等平台经济最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对蚂蚁集团的71.23亿处罚虽然金额上仅次于之前对阿里的180多亿罚款,但作为强制整改的终结,至少预示着阿里可以轻装上阵,继续前进,甚至可能进行重组和分拆上市。

这次金融机构对蚂蚁集团的宣布罚款71.23亿后,一些网友没有看清信号,在评论区欢呼新一轮平台企业严打开始。甚至有人在网上说自己花呗、借呗过得和借高利贷一样,希望支付宝也被严查。

但实际上,监管机构宣布“过去两年,平台经济反映的突出问题都已整改完成”。这次处罚中,蚂蚁集团被取缔的只有相互宝,国家要求蚂蚁集团停止相互宝业务,并补偿投资客户的利益损失。

而支付宝的花呗和借呗都在正常运营,这意味着无论花呗分期的手续费多高,借呗的利息有多划算,它们在这轮监管整改中都是合规的,可以继续运营。所以那些吐槽花呗和借呗的网友可能要失望了。

还有一个信号是对微信支付所属的财付通公司也受到罚款,金额接近30亿元,还没收违法所得。对于财付通的处罚,让很多网友摸不着头脑,他们认为是微信支付前段时间加收服务费引发了监管层的重罚。其实这两者完全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说是因果关系倒过来了。

财付通被处罚,官方通告中提到的原因与蚂蚁集团完全不同。蚂蚁集团是因为违规经营超出风险的银行保险理财等项目,自身野心和金融风险太大。

而财资通被罚是因为微信支付过于便捷、门槛过低、缺乏监管,导致被用于境外非法洗钱和逃税等活动,所以财付通成了不法分子逃避监管的便利工具而被罚款。

这次监管层的处罚堵住了财付通支付功能,未来它不能再因为低门槛、松监管和高便利性而成为灰色产业工具来获取利润。

所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倒过来的因果关系。虽然蚂蚁集团和财付通被处罚的原因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在同一天、间隔一个小时宣布处罚,更加强调了平台经济整改结束、重新出发的信号。

历史问题都已经整改,现在的平台经济在常态化监管下开展业务,对于所有人来说,重罚的风险已经消失,未来的确定性也提高了。每年七月是国家为下半年经济定调和发力的重要时刻。昨天国务院召集了八位经济专家开座谈会。

从这八位专家过去的公开立场来看,他们也希望给予平台经济合规发展的机会,让平台经济在这一轮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去年二季度受到疫情影响,经济基数较低,所以二季度的经济数据看起来比较好,但整体制造业和就业形势并没有根本改善。

下半年甚至明年整年都需要集中社会的每一个力量,全力拼经济。而平台经济在拉动消费和解决就业方面的动力要发挥出来,不能再内耗了。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蚂蚁利空出尽,马云又可以得瑟了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