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以为有了制度,就能束缚住权力,但无论一个集体制度再怎么完美,最后也都没有避免走向灭亡。因为把制度当权力的笼子,总是会出现异步,制度跟不上执行环境的变化,跟不上执行权力的人心的变化!别有用心的人总能找到制度的漏洞,总能私自代表人民群众篡改制度,最后与民争利,矛盾不可调和,政权最后都走向毁灭,虎头蛇尾,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制度的笼子关不住权力,人民监督才能

1.制度的笼子为什么关不住权力?

历史上,有各种思想建立的国家制度:

法家思想以为靠法就能国富兵强,但统治阶级并不能代表人民群众,最后法成了贵族的法,只富了王公贵族,人民群众最后还是吃不上饭。

道家思想以为靠道就能繁荣昌盛,但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欲望可不能顺其自然,因为王公贵族与人民群众都想获取更多,顺其自然让对立阶层的欲望不断生长,就可能让双方矛盾不断加剧,就像把猪养大了就杀不了了,最终政权由盛转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儒家思想以为靠礼就能君臣共举,但最后成了统治阶级维护君君臣臣稳定性的工具,人民群众永远成为王公贵族的垫脚石。

最后,以这些思想建立制度的周,秦,汉,唐,明,清经历盛世后都无一例外走向衰亡。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清太祖都以为按照自己的制度,留下的祖训,把后人想到的没想到的自己都做到了,制度规矩都做好了,后代能享万世太平,但最终都消失在历史长河,能万世不灭的只有人民群众。


后来,听说有种说法,融合以上所有的思想优点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制度就能更加强大,但我认为最终还得趋于灭亡,只不过存活的时间长一些。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全部脱离了群众,或者说执行制度的人最后都脱离了群众,群众无法监督,无法制约权力执行者

最后只能掀桌子重新来一局。

怎么办呢?

2.执政群体中底层人民保持较大比例

要保证执政阶层中有足够的工农兵等底层人民群众,来自于工农兵阶层的人才有可能代表这一阶层的利益。比如宪法中规定必须有工农兵。

下图为往年占比


但这依然是制度的一部分,参考历史,就知道结果,要想再进一步,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阵东风就是人民监督。

3.把权力关进人民监督的笼子里

政权会和制度一起消亡,但人民群众是唯一永远存在的,所以人民监督永远会存在。

无论谁执政,都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政权必须代表人民群众中占大多数的群体,这样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资源才会流向底层,保证贫富差距不至于过大,政权的底座才会稳定。

最近的事件看滁州茅台局长单位没有制度吗?为什么还说出这种匪夷所思的话来呢?单位没有处置这种污染事件的制度吗?肯定有,但依然让茅台局长说出了令公众瞠目结舌的茅毒不检,置群众诉求,安危于不顾。

南方医科大学对于因救死扶伤而迟到的老师的处罚,难道学校没有管理制度吗?恰恰相反,对公众答复有一套成熟的复杂的管理制度,但依然做出了令公众匪夷所思的处罚,置医者仁心于不顾。所以,问题的症结是因为没有制度吗?还能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就能天下大白吗?


最后大家发现没有,要是没有网络,没有群众的关注与监督,这两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没网络,谁知道远在天边的滁河污染了,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了,会有“茅毒不检”窦局长,“临退不便”杨局长,“不太清楚”杨主任,会有南方医科大学毫无仁心的管理层,会有俞老师这种救死扶伤的医生反倒被处罚?制度并没有彻底保证公平与正义,最后挥下正义一剑的还是人民群众的监督

所以,只有群众的监督才是权力的牢笼。

网络是群众执行监督的载体“尚方宝剑”。

4.执剑人需要觉醒

这把尚方宝剑是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万一被别有用心之人恶意引导就会剑走偏锋,所以网络舆论阵地还得掌握在包青天的手里,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里。

群众需要自我觉醒,提高辨别能力,少受别有用心人的骗,不然尚方宝剑就会成为“咸鱼”,群众会被别有用心势力抹黑耻笑。


被更弦易帜,尚方宝剑抽掉人民监督权力的属性,成为过时的尚方宝剑,那真是成了摆设,真成了咸鱼了。

群众觉醒是个终其一生,世世代代的问题,是个永远不要忘记的问题,其实就是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用现在的话说叫阶层斗争(就是说的再隐晦再好听本质也不会变,就是不同阶层资源分配争夺战)。这需要通过人的教育,社会风气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将觉醒的基因刻进人民群众骨子里。

在制度设计上,加大单位内部大多数底层工作人员监督决策力度,社会管理上加大人民群众监督程度,管理上尝试通过牺牲决策速度换取决策质量,让快速决策向公平公正的高质量决策转变。


人民群众必须自我觉醒,没有人能包办代办,否则人民群众得到的还会被再次忽悠走,胡汉三可是还会再回来的!

同志还需努力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制度的笼子关不住权力!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