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别太用力

本文共1900个字 | 阅读需要5分

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极具才华,言谈间流露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学造诣,每次与他们交谈,都不禁让人对他们的博学多才感到由衷地钦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他们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几乎不给我们插话的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我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又会以大量的知识来反驳我们,随后再次展开长篇大论。

每次与他们聊天,都仿佛是在聆听一场他们的个人演讲,渐渐地,我们感到了疲惫。

甚至,我们开始反感与他们交流。

从最初的钦佩到最后的反感,这其中的转变,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表现欲过于强烈,超出了正常交流的范围。

正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如果超出限度,刺激过多、过强,或是时间过久,再有耐心的人也会从心里感到不耐烦,甚至逆反。

这就是超限效应,本文将通过1900字,介绍什么是超限效应。

什么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马克·吐温提出的。

马克·吐温在听一位牧师演讲时,最初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并打算捐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牧师的演讲还没有结束,过了10分钟后,马克·吐温开始感到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他更加不耐烦,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当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由于过度的刺激和时间过久,马克·吐温感到非常气愤,不仅没有捐款,还从募捐的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就被称为“超限效应”。

这种效应在很多领域中都可能出现,例如广告营销、教育、演讲等。

超限效应不仅提醒人们在沟通和交流中要注意适度,避免因为刺激过度而引发逆反心理,还提醒人们在教育、管理等方面也要遵循适度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超限效应的例子

艾森豪威尔的压轴演讲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避免超限效应上做了一个很好的示例。

在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期间,曾被邀请参与一场宴会,并且对方请他压轴发言。

没曾想他之前的每位演讲者全都口若悬河,令现场观众听得疲惫不堪。

这可怎么办?艾森豪威尔心生一计。

等到他上场时,他直接丢下演讲稿对大家说,任何演讲,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其他形式,都离不开标点符号。

既然如此,今晚我就充当一个句号好了。

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生活中的超限效应

生活中,超限效应以各种形式出现,无处不在:

妈妈做了你爱吃的菜,你会心生欢喜。

然而,假若妈妈每天做这道菜,时间久了,即便是你曾经最钟爱的美味,也会逐渐变得索然无味。

在课堂上,老师若每隔一段时间整顿一下纪律,发出一次微言,同学们往往会心生敬畏,专心致志地听讲。

但若是老师每天动怒,久而久之,其效果不仅会大打折扣,还会损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

恋爱时,若女友因打扮而迟到了一两个小时,男生起初或许会有所不满,但一见到她那令人瞩目的容颜,心中的不满便会瞬间化为满满的自豪。

然而,若这种情况天天上演,每次约会都让男生等,时间一长,哪怕女友美丽绝伦,男生也会感到不胜其烦。

在职场上,工资不变,偶尔的加班或许可以被接受。

但若是天天加班,即便其他福利待遇再丰厚,也难免让人感到难以忍受,有槽必跳。

超限效应给我们哪些启发

我们的生活似乎被超限效应包围,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又能做些什么改变呢?

(1)注意刺激的方式和强度

孔子说:“过犹不及。”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避免过度刺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沟通、教育、管理等方面,我们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给予过多的压力或要求。

(2)适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式,避免因为过度坚持或重复而导致他人产生逆反心理。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灵活变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注重平衡和节制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劳累或沉迷其中。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避免因为一时冲动或过度激烈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4)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通过倾听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总结

超限效应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的心理现象。

它提醒我们要注意适度原则,尊重他人,灵活变通,并保持平衡与节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超限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和人际交往。

最后,愿我们守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人生建议,别太用力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