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问:如何才能培养出下一个马斯克?

文|刘胜军

停止刷题吧!孩子的好奇心和奇思异想,才是最最宝贵的财富。父母最重要的是别用心良苦帮倒忙、别好心办坏事!“乔帮主”说得深刻: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永怀渴望、大智若愚)!父母真正的任务是带领孩子去见识世界、探索世界。

马斯克未必是天才,但肯定是英雄人物。从乔布斯到马斯克,引领了全球影响深远的两波创新浪潮。乔布斯开启了手机智能化时代,马斯克开辟了电动汽车时代:从0到1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5月30日,马斯克第10次来到中国,呆了44小时,在京密集会见了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会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马斯克还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见面。

2018年特斯拉落户上海,成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生产中心(产量占特斯拉全球产量一半以上)和第二大市场。随着马斯克访华,5月31日随着特斯拉股价上涨,马斯克以1920亿美元身价重回世界首富位置。韦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股票研究部门执行总监Daniel Ives说,2022年交付71.1万辆汽车的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其全球生产的“心和肺”。

在北京,马斯克明确表态:特斯拉反对美国和中国“脱钩断链”。

在中美激烈博弈的当下,没有什么比创新更重要。马斯克是怎么炼成的?如何才能培养出下一个马斯克?

对马斯克,巴菲特用“疯狂”(并非贬义)来形容,“马斯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企业家,他有很多梦想,而且他的这些梦想就是他现在所做的事情的基础。我们玩玩游戏,而他是在做大事,我们只是选择容易的事情做,我们不想跟马斯克竞争,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我们不想有这么多的失败。有些时候他的这种做法跟我们的理念可能确实不太合,但是他确实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成绩,他所做的一切需要这种胆量和魄力,甚至有些疯狂,我都不知道疯狂是不是合适的词,我觉得“疯狂”就是形容他最合适的词,他的付出、承诺,去实现不可能的任务。”

马斯克有多疯狂?

  • 12岁时,南非《个人计算机与办公技术》杂志刊发了关于马斯克一款游戏源代码的封面报道,这篇报道让他赚了500美元
  •  14岁,马斯克开始痴迷于宗教和哲学,深爱《银河系漫游指南》
  •  17岁一个人离开南非去加拿大闯荡。
  •  1995年,马斯克被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博士课程录取(目标就是研发出超级电容器能够给电动汽车提供足够能量),但他两天后即退学
  •  27岁他买了一辆迈凯伦汽车,全世界只有62辆
  •  28岁以3亿美元卖掉创办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然后投资到下一个初创公司(PayPal的前身),几年后以15亿美元卖给了ebay
  •  2000年在非洲染上了热带疟疾,但回美国后被误诊,一度濒死,半年后才康复。
  •  他长期以来每天工作16小时
  •  他的星链在俄乌战争中大放异彩,他的前妻担心“马斯克会遭致俄国间谍的暗杀”

  •  马斯克第一次遇到英国女星莱莉时,困扰多时的胃病居然不治而愈。马斯克还像《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作者Ashlee Vance打听,“一个女人每周需要男人花多少时间陪伴呢,10个小时?”

  •  2020年5月,马斯克的女友格莱姆斯诞下一子,两人将儿子命名为X Æ A-12·马斯克
  •  对特斯拉的成功,他说,“我从来没觉得电动车是个好机会。我一直觉得特斯拉失败的概率比成功大得多。我只是觉得这是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且我不想苦等别人来实现。”
  •  SpaceX前1000名员工,都必须由马斯克面试挑选。面试时间从30秒到15分钟不等。
  •  SpaceX不仅要对抗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军工巨头,还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展开竞争。SpaceX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设想:火箭回收利用。一旦实现,就对对手带来毁灭性打击。
  •  马斯克在洛杉矶的中心建造了一座向上帝致敬的火箭工厂。

  • 马斯克的铁粉、谷歌创始人佩奇说:我宁愿死后把财产捐给象马斯克这样的人去改变世界,也不愿捐给慈善机构。
  • 在SpaceX即将破产之际,美国航天局(NASA)给了一笔16亿美元的订单,公司起死回生。

奥巴马到访SpaceX

 

  • 2022年,马斯克因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可持续运输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方面取得的突破,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 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Twitter),而在完成交易后的第一步就是开除这家公司包括CEO、CFO在内的高阶主管。
  •  2022年10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对乌克兰局势提出四点和平建议的方案,由联合国监督下在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地区再度举行兼并公投;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确保向克里米亚供水;给予乌克兰中立地位。
  •  2022年10月,马斯克认为,为防止冲突爆发应该把台湾变成“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

在商业领域,马斯克已经超越了英特尔前董事长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的偏执狂,他还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他甚至梦想用真空管道运输乘客,这样从纽约到北京只需2个小时。马斯克说,“最终我们得给火星升温,才能把它变成像地球一样的星球……可能需要一百年到一千年到时间,我也说不清楚。”

或许,只有马斯克才配得上真正“从0到1”的创新这种赞美。为什么他能有这么多超越常人的创意?因为他坚持“第一性原理”,凡事从本质开始思考,然后一层层反推。例如,马斯克说,“他们竟然想弄个该死的车灯开光,这是多此一举。天黑车灯自动打开,就这么简单。”

只有乔布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苹果和皮克斯电影)取得如此成功,而马斯克超越了乔布斯。马斯克在一个方面与乔布斯类似: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拼命压榨员工,对其恶语相向。特斯拉的工程们第一次听到“鹰翼门”的时候一筹莫展。

乔布斯是两个叙利亚留学生的孩子,马斯克则是来自南非的移民。南非种族主义的流血冲突,让马斯克一开始就把拯救人类放在首位。

马斯克提出在车内安装一个宽大的触摸屏时,比ipad问世早了好几年。

马斯克不是培养出来的天才。他的成长,主要源于家庭背景,尤其是外祖父霍尔德曼。霍尔德曼的职业是医生,但热衷于冒险,他买了一架私人飞机,把孩子们放在单引擎飞机的后座,在北美洲四处游荡。1950年,霍尔德曼举家迁往南非。他把飞机拆解打包,到了南非再组装起来。1952年霍尔德曼从非洲飞到了挪威,2.2万英里。霍尔德曼还带家人去非洲丛林寻找失落之城。在一次事故中,卡车被撞坏,没有通信设施,花了3天才修好车。一天早晨,一家人醒来发现一头狮子站在不远处。

1974年,72岁的霍尔德曼练习飞机着陆时,电线缠住了飞机轮子,霍尔德曼被折断了脖子不幸去世。

马斯克承认,自己的冒险性格来自外祖父。

马斯克小时候,经常陷入发呆,思绪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马斯克有一次把学校和附近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然后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在饭桌上,马斯克可以脱口而出地球和月球距离的精确数字。按照神经心理学家的描述,马斯克属于天才:童年就显示非凡的智力,认真观察世界发现其中的缺陷,在脑海中构思逻辑路径来排除故障。

马斯克的父亲是南非电动机械工程师、飞行员、船员和开发商。从6岁开始,父亲带着马斯克和弟弟走遍了五大洲。但马斯克说,“我的童年很悲惨。父亲总是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无论多好的情况,都会被他变得很糟糕。我不知道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

小学时,马斯克和朋友开始玩弄自制炸药,爆炸时穿上几层衣服和护目镜。

马斯克甚至把自制的火箭模型带到学校,在课间休息时发射火箭。

初中,作为一个笨拙且内向的孩子,马斯克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曾被一群男孩扔下楼梯并因此住院。这种霸凌持续了三四年。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马斯克的性格自然深受这段童年记忆影响。

大学时,马斯克靠在宿舍里卖电脑配件和整机赚钱,经常连续几个小时沉迷在游戏中。一个晚上,他就可以赚回一个月的房租。

1992年,马斯克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经济和物理。他为一门课撰写的商业计划书是“太阳能的重要性”。马斯克创立的太阳城,如今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板安装企业。他的第二篇论文涉及数据库,类似谷歌图书馆和谷歌学术的结合体;第三篇论文是他超级喜欢的“超级电容器”,他认为这些技术可以用到汽车、火箭、飞机上。

可见,大学是一个人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年轻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到循规蹈矩上面。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埃里森(甲骨文创始人),都是大学辍学而创业的。

马斯克并非特斯拉的创始人。特斯拉是埃伯哈德、塔彭宁在2003年创立的。在特斯拉寻求融资过程中,马斯克以650万美元的投资成为最大的投资人、董事长。

下属评价说,马斯克象一个暴君。高管开会时经常打赌:今天谁会挨骂。马斯克骂的脏话包括把对方的睾丸切掉。

马斯克说,自己的生活是10%的花花公子+90%的工程师。

《钢铁侠》的导演承认,史塔克这个角色受了马斯克很大启发。

马斯克在特斯拉和SpaceX最困难的时期,不得不向好友借钱。莱莉的父母抵押了房子。马斯克放弃了私人飞机,改坐最便宜的西南航空。莱莉说,“他当时看起来像死神。我觉得这家伙会因为心脏病而死,他像在死亡边缘徘徊。”

SpaceX的高管说,“马斯克是天才,他事必躬亲且无所不知。他对火箭的原理了如指掌,他的心算能力简直不可思议。他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量令人震惊。我永远不想做那个不得不与马斯克竞争的人。”

2021年,《福布斯》宣布马斯克财富达到2700亿美元,成为该杂志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巴菲特说,“但是我们要去做的话,对我们来说会是一种折磨。我喜欢我现在这种生活的方式,像马斯克那样去冒险,我可能不会享受其中,他也不会享受相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

创业之初,马斯克就得出结论:生命是短暂的。马斯克说,“我希望死在火星上。”

几点启示:

  1. 马斯克你学不会,也没有必要学。每个人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2. 马斯克不是培养出来的。身教大于言传。孩子是(祖)父母的镜子。说破嘴皮子,不如以身作则。
  3. 不要为孩子的奇思异想而担心,相反,这是孩子最宝贵的火花。很多家长的悲剧在于过早掐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将其视为不务正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4.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就是巴菲特的“能力圈”,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唯有感兴趣的,才能全力以赴,激发最大潜力。
  5. 读书很重要,但读书不等于考试,更不等于刷题。要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废寝忘食半年,改变了中国命运。毛泽东也许不是成绩全A+的尖子生,但他熟读《资治通鉴》17遍,成为无人匹敌的大政治家。马斯克靠读《大英百科全书》打开了视野。

  1. 塞翁失马,苦难成就辉煌。很多名人都有悲惨的童年:马斯克、乔布斯、奥巴马、克林顿……
  2. 大学是一个人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大学一定要包容、宽容,不要追求千篇一律,要鼓励百花齐放。
  3. 行万里路,真的比读万卷书还重要(秘境追踪第9站(林芝):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

  1. 虎妈、内卷,不值得鼓励。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带领孩子见识世界、探索世界,而非刷题。坚决支持对学科类校外培训这样的“内卷产业”进行整顿。

参考资料: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信出版集团。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时代之问:如何才能培养出下一个马斯克?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