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白岩松今天被骂了。

因为他在昨天的节目里问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老百姓有钱不敢花怎么办?

我记得离上次他在B站被冲才过去了短短3年,白岩松又一次遭受到了群体性的Diss。

那次他说的是:

年轻人都指望房价低、工作随便找,不会吧?

作为一个传媒从业者,还是有点唏嘘的,眼瞅着这些年舆论的生态一点点变化,以及在这个生态中的人慢慢剥落光环。

白岩松的话问题出在哪里?

我觉得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台前的白岩松

白岩松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职业需要的,一副是他自己的。

很多时候台前的白岩松说的并不是自己的话,背后有编导,编导上面还有领导,央视嘛,就是舆论引导,现在要刺激消费,就做了这么一期节目。

白岩松未必多么懂经济,把矛头指向他确实没什么必要。

当然,不排除他体制内待久了,跟民间体感有差距,年纪也大了,跟年轻人有明显代沟。

2、来分析这段话

老百姓有钱不敢花怎么办?

拆开来看: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一个一个来分析:

1)老百姓

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定义老百姓,以中国之大,差异性太大了。

白岩松身边的老百姓和青海甘肃的老百姓肯定不一样,骂他最凶的年轻人跟中年人又不一样。

所以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有没有钱?

2)有钱

从收入的角度:

前段时间迅雷总才说过,以家庭人均收入来计算,中国还有超过9亿月收入不足2000。

白岩松在节目里也说: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只有4亿。

月收入2000-5000就属于中等收入,真心不高。

从储蓄的角度:

中国居民的储蓄规模超过了132万亿,基本上人均快10万了。

一句话:总量有钱,但分布不均。

3)不敢花

原因有很多:

未来的预期、疫情超额储蓄、福利兜底水平不足。

都是制约居民消费的原因。

也是白岩松在节目中讨论的重点,目的就是打消大家的疑虑,刺激居民消费,说得再直白一点:

让有钱的人敢花钱。

所以:

白岩松讨论的跟网上骂他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

而且这种话题是讨论不出来结果的,群体差异性太大,而且个体情绪太多,骂白岩松的未必收入就不高: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太焦虑需要一个发泄的靶子。

很不幸,白岩松成了这个靶子。

但真正的问题是:

不管有钱的,没钱的,还是中间的,大家都很焦虑。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白岩松这个节目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谁又能缓解全社会的焦虑情绪呢?

就这样。

2024,一出手就放大招。

开年伊始,政策就发力了,先是口头呵护,然后就是撒钱。

应对挑战,出手超预期,今年是准备大干一场了。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他脱离群众了?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