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如何收割普通人的

前言

熟悉我文章的老读者们应该都知道,我的写作,没有任何挑起阶级对立的意图。
我写文章希望做到的,是能讲清楚现实运行的规则,找到一批,愿意打破自己的幻想,看清现实,并根据自己的现状,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逐渐改善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事业的那批人。

为什么我想做这样的事情呢?

因为从2500元的月薪开始,双非小镇青年:在京奋斗的十年
到今天可以去和千亿营收的公司做生意去年营收千亿的公司做生意,是怎样的体验
一路走来,我见识了太多的坑,太多收割普通人的方式。
我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但可以通过分享相关的经验,帮助一些愿意变得更智慧的人,去躲避这些坑,从而让自己更高效的,过上更高质量,更美好的生活。
这些坑往往也非常的隐性,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往往的是温水煮青蛙式。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所谓的一些举动,反而让我们困在瓶颈之中,甚至跌入泥潭。
我的分享也未必是完全客观和真实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局限性,但我能确保的是,已尽可能把观察到的,我认为的真相,能公开讲的部分,以合适的尺度讲出来。
有些部分你可能会觉得读起来很奇怪,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在公开场合讲的那么明白。
文章这种载体,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向你身边有智慧有结果的人请教。
接下来正式讲讲,我观察到的,收割普通人的坑。

一、健康“税”

在详细讲这个“税”之前,我想先引入一个概念,即这个世界收“税”的方式未必是直接向我们收钱。
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只是向商家付了钱,但其中是包含了税的。
收这类“税”的部门,也未必是国家机关,因为这个世界的运行太过复杂了,纯粹依靠那些部门单位是管不过来的。
比如说,“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大型教培机构严格遵循了现有政策,但小黑班现象是依旧存在的,为什么?
原因可以各位自己解读。
而举完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一个观点——很多时候的某些“税”,是由某些社会运行结构来收的,而非国家机关征收。
健康“税”,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国家强制征收完税收后,会用于再分配,比如改善民生福祉的基础建设,将经费用于非完全市场化的一些领域,从而保障基础民生。
但我提到的这类“税”,并非国家征收,而是某些社会结构征收,也因此,基本只为这个社会结构中的某些环节服务了,不会有再分配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健康”被征收了,但没有以一个明确的形式,发还给民众,并且你找不到对应的责任主体要个说法。
也因此,面对此类问题,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避坑。
你吃外卖吗?日常三餐以外,喝奶茶、吃零食等一系列非原生食物吗(“原生食物”是指,比如一把青菜,就是原生食物,清水煮和炒的基础加工,算原生食物,如果是通过化学添加剂等其他的方式来制作,就不是“原生食物”)
你是不是基本没有自己做饭的习惯?
你有注意过哪里买到的菜会更健康,并留意这种健康的食材供应渠道吗?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有第三条的习惯,但在食品安全上,第三条只不过是基础要求。
你可能觉得我要求过高,但不要忘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让你舒服的。
我写文章,也不是为了让你觉得舒服。
而是为了让你真的有能力,躲开这些坑。
想舒服,去看直播啊,来我这读这种长文干嘛呢。
这样强调食品安全,因为“病从口入”这个常识,被大家忽略得不能再忽略了。
我们回到本质想一想,一个人的精力、健康、都和一个人摄入的东西有关,这个逻辑没毛病吧。
那如果你吃的东西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菜,在不知道干净与否的环境中制作出来的,长期吃这些东西,你觉得对你的影响,真的很微小吗。
很多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做饭,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是你自己的事,一定有各种办法,我这么说,是因为哪怕出差到不同的城市,我都能找到自己做饭的地方,我也是这么干的。
我也不是说今天开始,你就要完全自己做,而是说这部分的“税”在持续的收,你“交”的越多,自己手里的筹码就会越少。
你想想看,身边30岁左右,胖得非常明显,精力特别差,稍微做一下运动,就喘得不行的中年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但是,正常情况下,人的身体,在30岁是应该是处于巅峰状态的。
而“吃”,影响了绝大部分。
“吃”之外,现代“白领”的腰椎、颈椎问题都非常常见,这个是“工作”环境收的“健康税”,你老板也没有这个意识想要向你征收,因为他往往也被迫交这个“税”了。
报复性熬夜就不说了,抖音上的时间,才是自己的时间,工作的时间怎么能算自己的时间呢。
炸鸡、奶茶、熬夜,多么愉快的体验。
这“税”交了也值啊~
没事,你去造作吧,很多人在被毒打后才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这些是不是都很常识很常见,爸妈如果提到这个部分,你都会在有些时候,觉得他们好烦。
我也曾这样。
直到我看到了处在更高位置的一些人,他们是如何躲开这种“税”的。
你可能会说,你看到的高位的人,也这样啊。
你看到的“高位”,和我看到的,有助于普通人发展的“高位”,是不一样的。
这么说吧,我去某个合作方单位谈生意,签完合同后,合作方留我们下来吃饭,吃的他们家的食堂,都是阿姨做的一份份家常小炒,所有的菜都是自己包的地种出来的,不打农药和化肥。
你身边具备这类饮食条件的人,有多少?
个体做到这部分是很困难的,但也正因为此,我要把真正好的东西,对你有帮助的东西,讲给你听。
听不听得懂,能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重要,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二、发展“税”

公司天然有“驯化”员工的倾向,因为分工化可以提升单体效率,并且降低公司对单个员工的依赖,能更好的控制员工。
当然,它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让你能活下去,收入高一点的话,也能让你敢于背上30年的房贷,因为你觉得“相对稳定”。
我想,你身边因为高位买房,并且快跌去首付款的人,总能找到一些吧?
更惨的,是郑州的那对小夫妻,连房子都交付不了还要持续还贷款,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就不说了。
我很同情他们的遭遇,我也觉得“期房”这种设计非常不合理,但我是肯定不会买期房的。
不买,就不会被坑。
事实上,也没有人说一定要在哪里买哪家公司的期房,也没有人说在公司里打工,就只能做自己那一份工作的事情。
“发展”税,本质上是通过各种方式,损耗掉了自己的“可能性”。
损耗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只能看到某一单一工种,却不会去看别的工种怎么做,有什么价值,去公司外和人交流、学习、合作、实践。
也可以是,自己做重大购物决策时,不仔细研究相关风险,不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于是只能被迫随机“抽卡”。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要求很高。
我只能说,如果你希望避坑,希望不被这样简单的收割,这些智慧是必须修炼的,我还根本都没有正式开始讲,这些智慧的细节如何练习、如何积累。

三、时间“税”

抖音是不是比很多你身边的人,更了解你的喜好,一刷就停不下来?
因为高房租,在大城市工作的你,是不是只能住得很偏远,每天用于通勤的时间很长?
自媒体上是不是常常有一些文章,让你觉得有所悟,但读完对你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公司的加班文化,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只是在“卷”一些很没意义的事情?
这些都会收走我们巨额的“时间税”。
你猜猜我曾经怎么摆脱这些影响的?
我不用抖音(做账号研究的时候例外),工资低的时候也愿意支付大部分工资,找到距离公司30分钟以内能到的住处,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忙工作以外的事情,加班是能不加就不加,但需要把业绩交出来,让领导没话说,自媒体文章除了某些我筛选过的账号,我很少主动阅读,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在读一些超越时间的经典书籍,比如最近在读《毛选》,并且很多年前就形成了,读完书不够,还要做笔记,还要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毛选》最近是用于我分析社会结构的框架,从而思考下一步的商业布局应该怎么做。
举我这例子,是希望让你逐渐开始感受到,原来普通人也是有对抗这些“税”的方式和方法的,但这种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只有耐心的,能读到这里的人,才值得看到。
另一方面,我知道做到这些事情并不容易,但也确实没有那么难,也许你暂时不能做到所有,我曾经也不行,但你可以一步步的,根据自己的状态和筹码,逐渐进行调整。
成长,是需要积累的。
避免被“收割”,也是如此。
你希望能发展的更好,就要有长期的,修炼这些智慧,从而形成适合你自己的,舒适的,也能应对这些收割的办法。
我可以分享的是,现在的我,应对这些收割,觉得并不难,也没有那么多不舒服,而正因为能应对它们,我才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四、本金缩水“税”

也许你会觉得我想讲“通胀”,但我觉得绝大部分普通人,被“通胀”是必然的。
而且,比起某些货币动不动就崩溃,以及通胀一下子飙升几十倍的国家相比,我国这个问题其实还好。
我更想讲的是“消费主义”。
我不是不建议你“消费”,而是建议你不要过度的消耗自己的本金,在其实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的东西上,因为反面的教材我见的不少了,最差的为了消费背上了不少负债,这直接导致必须持续打工还债,哪怕有好的机会出现,他都不一定敢选。
次一点的是工作了好几年,却一点钱都没有存下来。
如果真的想要有捕捉好机会的筹码,至少3年内不工作也能活下去的积蓄得有吧。
3年对于做生意来讲,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五、认知“税”

做错的动作,还不如不做。
这是我的运动康复老师,昨天告诉我的,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也非常有力量的人,我也很少见到一位40岁的男性,如此的有耐心。
因为做错的动作,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
在商业和人生的认知上,也是如此。
为什么我的文章看的人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跟着我学东西,因为这部分东西在市面上几乎是不会教授的。
传统的这类规则识别及应用的教学,来自“家学”,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承。
现代社会中,能处于物质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也因此,有能力教这部分的“父母”,就很少,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绝大部分“父母”都不那么成功。
我不是说要反对你的“父母”,而是说,要辩证的看待,“父母”给你的教导。
我的岳母给我买了不少经典古籍,是有助于看明白社会运行规则的,我感谢和开心还来不及,不会去“反对”。
我妈从大学开始,几乎就不怎么管我,无论我做任何决定,我也不会去抱怨,你怎么不管我,因为一个成年人,需要有自己决策的能力和空间。
受限于时代、环境和运气的影响,“父母”辈能走得远的并不多,还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也就更少,但往往他们也都尽了各自的努力,带着我们,面对这样不确定的世界,走到了这里。
这是绝大部分普通人,收到的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家学,“父母的爱”,无论是否是你想要和喜欢的方式,无论他们能做到怎样的程度。
此外的规则及运用规则的“家学”,普通人更需要靠自己。
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认知”。
而那些只是为了牟利收割、吸引眼球和流量的“认知”,大多是“认知税”。
“事业军师”,某种程度上,在尝试去承担一部分,“家学”传承的作用。
但这件事,不是靠我一个人就足够的,也不是靠我和我的合伙人就够了,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需要更有体系化的方式来传承这部分。
因此,之前才有了“商业操盘手训练营”,你放心,文章没有任何广告,因为招满了暂时不招生。
我根本不想向你推销“事业军师”的任何东西,因为没有必要,对我来讲物质回报很低,如果还需要我推销,那就是浪费我自己的时间,我没有任何理由做这件事。
我想找到的人,应该能看得懂,我持续写作以来的,这些内容的价值,并且自行去内化练习了。
只有阅读,没有实践、总结、反思的,也都是“认知税”。

六、总结

以上初步提到的,这几种“税”也并非完全割裂的,互相之间也组成了综合性的影响,也因此,我选择教学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而目前能看到我日常的行为处事的学员,因为我的时间精力有限,不会多。
但之所以招了这第一期的学员,是希望他们中有人能习得这些,并发展出符合他阶段的方法,把这些方法和思考模式,逐渐传递给更多人。
仅以此,作为曾经无比幸运的,从各位前辈和老师们身上学到东西的我,向我人生中的这些贵人们,表达我无比的敬意🙏
也希望各位,能遇到适合你们的,“言传身教”的,向你们传递这类智慧的贵人🙏

免责申明:以上文章或网盘资源均由第三方注册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遇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众嗅博客 » 世界是如何收割普通人的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